• 1
  • 2
  • 3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水环境治理成果显著,无人机提供更精准信息
发布时间:2022-01-25 点击次数:

  2021年,生态环境部开展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整治专项行动,1064家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累计建成6.62万公里污水管网。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黑臭水体基本消除,12000多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纳入环境监管,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明显提升。长江警示片披露的48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437个。长江经济带11省市自然保护区发现整改问题点位2654个,已完成整改2374个。在尾矿库污染治理“回头看”中,初步排查发现2100多个环境问题,正在推动边排查边整改。2021年累计划定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9132个,进一步巩固提升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环境管理工作不断深化,信息化已成为提高环境管理与决策水平的重要技术基础。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技术支持,同样水环境监测又是环保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人工采样和试验分析为主的水环境监测方式,这种方式不能及时、准确的监测到污染物的实时排放情况,使得环境管理人员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清所有污染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对各种突发性污染源及污染现场,也不能做到即时监测和处理。单靠人工检测的效率低,且不能做到有效的信息反馈和对人员安全的保障。

  水环境无人机监测系统,得益于无人机空中飞行不受地理条件限制,能全面、高效解决水环境监测环节所遇到的问题,满足用户工作需求,可极大地节省人力成本,保障人身安全。

  依托先进的数据采集系统和无人机飞行平台,对环境监测中各类水域水质状况进行智能检测,具备取测一体,实时获取水质信息的能力。由无人机、水样取测载荷、工业遥控器和云端监测系统共同组成,具备灵活机动、成本低、操作简单、风险性低等特点,为水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通过无人机飞行平台携带相关任务载荷(水样取测载荷)完成对目标水域环境的定点监测。可实现对目标水域进行多点取水采样,取测一体,实时反馈水质信息数据;面对突发应急事件,可快速响应,实时跟踪反馈污染状况;结合工业监测AI平台,自动生成网格化水环境数据分析结果。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水环境理化指标方面的治理成效是相当显著的。用各国可以比的理化指标做一些统计比较,我国当前已经接近或者是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同时,跟中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明显短板,如一些地方生态用水的保障明显不足,河流、湖泊断流干涸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城乡面源污染在治理上还存在着瓶颈,再比如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居高不下,水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的局面还十分突出。

  尽管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工作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少数地区消除劣V类断面难度很大,部分区域城乡面源污染严重,部分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多发频发,生态系统严重失衡等问题亟待解决。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系统治理,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落实“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保护规划为主线。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由于内陆水体环境复杂、水域面积相对小且污染类型多样,对数据精度要求较高,因此目前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内陆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是利用无人机环境遥感技术从宏观上观测水质状况,航拍制作分辨率为0.1m的实景图像数据进行监测,并实时追踪和监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展,而在海洋中应用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监测指标主要涵盖了水温、赤潮、海上溢油、水深、藻华等,传感器包括照相机、多光谱成像仪、CCD摄影机、轻型红外航扫仪、激光测深仪、成像光谱仪、化学传感器等。

  在环境调查中,对地理信息的需求通常有如下困难:大面积观测、多时相观测、复杂区域观测、所需数据成果的多样性。而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技术的兴起,为环境调查尤其是长度较长、区域复杂的河流环境调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